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非文

 
 
 

日志

 
 

我们愧对祖先——读[八卦——中华文明之基]  

2009-04-14 17:18:56|  分类: 其他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们愧对祖先——读[八卦——中华文明之基] - 非文 - 非文的博客

最近拜读了张禄凤所撰写的[八卦——中华文明之基]一书,受到极大震撼。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科学类书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籍的爱好在不经意中早已转向休闲类,就像这浮躁的社会,只会被花花绿绿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早已思想钝化和思维退化了。且不说我这样的凡人,当今那些专家教授,有几人还在认真地做学问?追名逐利,抄袭剽窃的丑闻司空见惯,学说界已经很堕落了。所以,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好书是很难看到的。

而[八卦——中华文明之基]一书,正是一部类似康德[天演论]的科普书籍,它立足于八卦的演绎和[周易]的论述,着重讨论了道德的起源、太阳系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展示八卦、[周易]中深藏着的无穷的文明信息,给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以宝贵的启迪。

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周易]和看似简单的八卦所揭示的科学原理一一展示剖析;将无字天书八卦所包涵的自然科学原理,第一次从理科的角度精确地揭示出来。

通读全书后我认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应该聘请张禄凤去讲八卦与周易。因为她的创新之处是从理科的角度解读八卦与周易,与于丹有很大的区别。这样才能表现出百花齐放的学术观点。

书中最让人折服的是如下方面的观点:

“是什么‘启动’了太阳系的旋转”篇章。张禄凤发现启动太阳系物质进行整体旋转的动因:是张惠言在[易纬略义]中的点评“太初者,气寒温始生也。”的画龙点睛之笔。星云圆周运动和大气环流的最初原动力是由温差引起的。这是我们祖先了不起的发现,比较牛顿“上帝踢了一脚”产生初动力的困惑,比较康德“星云假说”中不能信服的引力和斥力说,这是我所知道的中外天文学理论中,迄今为止最为合理圆满的解释!

太极八卦图与计算机的0、1二进制。二进制的创始人莱布尼慈曾惊呼:“这个[易图],可以算现存科学之最古的纪念物。然而这种科学,依我所见,虽为四千年以上的古物,数千年来却没有人了解它的意义。这是不可思议的,它和我的新算术一致!”

[周易]里的“醇”与“精”与现代生物科学中DNA理论的吻合。[周易]提出的生物进化理论比现代进化论者早了几千年。

八卦——是定性定量之首创。书中引用了爱因斯坦对中国先哲们的评价,推测爱因斯坦可能是从中国的八卦图中看出来的。还有八卦与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类比........

如张禄凤所言,古今中外有几人看懂了八卦和周易:周文王看懂了;孔子看懂了;莱布尼慈看懂了;爱因斯坦看懂了.......。八卦和周易凝聚了中华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英才的智慧和心血,成就了一个民族的文明之根。

 

今抚[周易],感慨万千——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拥有八卦、[周易]而自豪;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又面对八卦、[周易]而自愧!

照说,有这样英明的祖先在指点、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为启迪,在当今世界科学的许多领域,蟾宫折桂者应是我们。可是,我们却没做到。

仔细看看那一顶顶桂冠下的科学成果,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原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就播下了种子并孕育出幼苗的,可惜是我们这些后人却没有继续耕耘,没能让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结出丰硕之果;使原本能成为中国首创的东西一步一步地被耽误成"科普知识“这怎么不令人痛心而又怎不令人汗颜?

我们愧对祖先!

 

 

 

后记:

张禄凤其人其事

张禄凤是我的老朋友,曾经的同事和知己。凭着我对张禄凤的了解,她能写出此书也属必然。这位怀揣着科学救国理想,孜孜不倦勤奋钻研的女士,有着不凡的经历:地主出生的她,曾经历下放,上调后在纺织厂当女工八年;恢复高考后的七七年,她以30周岁的年龄考取了安徽农学院。

张禄凤八十年代在市林业局工作期间,曾经骑着自行车,每天往返数十公里[本单位的男同志都做不到],为凡昌县果农种植的枣树光开花不结果问题,进行科研。最终取得凡昌县长枣花而不实的研究成果,并发现了枣子中属于新种新属的害虫,获得了当年省科学进步奖。

无论从事业上还是生活上,禄凤老大姐都是一个精干坚强自立的女性,在她退休后年近六十岁之年,居然另辟门类,写出如此具有创新观点的学术著作!女儿说:“张禄凤阿姨是我最崇拜的女性!”这也是我的心声。

我们愧对祖先——读[八卦——中华文明之基] - 非文 - 非文的博客                  

                   上图为 [八卦——中华文明之基]的作者张禄凤

 

  评论这张
 
阅读(368)|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